2025-10-29 04:24:36 世界杯小组赛积分

三国时期的蜀汉,为什么会灭亡?原来是这两个原因造成的

除了国力差距之外,第二个致命因素是宦官黄皓的干政。在刘备去世后,诸葛亮实际掌握了蜀汉的大权,刘禅基本上被诸葛亮架空,朝政由诸葛亮一手操控。诸葛亮去世后,蒋琬和费祎相继辅佐刘禅,但随着费祎的刺杀,蜀汉的内政逐渐腐败。尤其是在姜维北伐的压力下,蜀汉的国力日渐下降。

然而,刘禅过度宠信宦官黄皓,最终为蜀汉灭亡埋下了伏笔。黄皓的身世并不显赫,但他长期在刘禅身边,以奉献娱乐和阿谀奉承来获得刘禅的信任。在镇军将军陈祗去世后,黄皓逐渐开始干预政务,培养自己的势力。他通过离间、诋毁等手段,使得刘禅与朝廷中的许多重要人物疏远,甚至包括刘禅的亲弟弟刘永和子嗣。那些不愿顺从黄皓的官员也被打压、贬职,像罗宪便被贬至巴东做太守。此时,主军事的姜维见黄皓在朝中的权力越来越大,自己深感危机,最终不得不离开成都。

黄皓在朝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展,蜀汉的政治形势也因此逐渐走向动荡。即使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曾试图铲除黄皓,但无奈力不从心。景元四年(公元263年)八月,魏国三路大军发起进攻,姜维提前得知敌情并上表刘禅,提出了有效的应敌策略。然而,刘禅听从了黄皓的错误建议,认为魏军不会轻易进攻,因此未做防御部署。蜀汉的朝廷对此毫无准备,直到邓艾带领魏军偷偷越过阴平进入蜀中,才让蜀汉朝廷意识到敌情的严峻性。

更糟糕的是,刘禅未能有效应对黄皓的操控,错过了很多防御机会。如果刘禅当时没有被黄皓所迷惑,采取预防措施,邓艾的奇袭可能并不会成功。而当时驻守南中的霍弋得知魏军攻来时,原本计划援助成都,但被刘禅以“战略已定”为由阻止,最终未能派兵援助。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临终前曾愤怒地表示:“我们父子深得国家恩宠,但未能早早铲除黄皓,国家才会因此遭难。”这反映了黄皓的干政对蜀汉灭亡的深远影响。

综上所述,蜀汉的灭亡不仅仅是因为国力差距和宦官黄皓的干政,还因为魏国的邓艾利用巧妙的战略出奇制胜,给蜀汉致命一击。此时,魏国的主力已被姜维牵制在剑阁,而邓艾趁机突破,直接打击了蜀汉的心脏。

蜀汉的灭亡,最终由国力薄弱、黄皓的内政干预以及邓艾的突然袭击共同造成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